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

小事的日子-北門聖教會 糧食之家的異象

小事的日子-北門聖教會 糧食之家的異象

教會啟動『糧食之家』的事工,上面的超連結是宣傳影片,大概在第12秒時有一幅畫作,這是誰畫的?為什麼要畫?為什麼放在"糧食之家"宣傳影片中?

[糧食之家的異象]

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,使困苦的人得滿足,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,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。(以賽亞書58:10)



上面左邊的畫作是十九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畫的,描寫的是聖經《路得記》的故事,他的另一幅 《拾穗》更廣為人知。

自從文藝復興以來,經過矯飾主義、巴洛克時期、洛可可藝術、新古典....一個時期又一個時期的演進,每一個時期的繪畫技巧都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新。

上面右邊的圖畫標題叫《鞦韆》,這幅圖畫是十八世紀福拉哥納爾的成名作,會選這張是因為動畫電影 冰雪奇緣(1) 裏有出現類似的場景(大家應該都不陌生)。這張畫不管是構圖、色彩都非常好。但是,畫中的人好像不食人間煙火,不知道什麼叫生老病死的殘酷!真實的人生是如此嗎?除此之外,早期的畫作以希臘羅馬神話為主,故事中的神仙真的懂得什麼叫"民間疾苦"嗎?

漸漸地,有些畫家覺得藝術的技法固然重要,但是畫中呈現出心靈的表達更加重要,所以他們用寫實的方法描繪社會中低階層的勞動生活,十九世紀法國的畫家米勒就是其中一人。



大家在教科書上都唸過,工業革命在十九世紀蓬勃發展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,也加劇了貧富之間的差距。

米勒深深感受到這點,上圖左下方這張本來的標題叫"糟糕的馬鈴薯收成",主要表達基層人民生活的困境。但後來米勒好友的一句話:『這幅畫彷幅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』,於是米勒便在地平線上的遠處畫了一座教堂。 這一幅畫的標題就從《糟糕的馬鈴薯成收》變成《晚禱》

上圖右下方的圖畫是大家熟知的《拾穗》,米勒的這幅畫並不是表現三位貧苦婦女的辛勤,而是在諷刺社會的貧富不均。婦女們所拾取的零碎和後面整堆的禾捆、成群的工人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
上圖最上面這張圖,米勒確實是在描寫聖經中的《路得記》,波阿斯邀請路得參加他們的團契,大家一起吃午餐。然而,當米勒在1853年的沙龍上展出這件作品時,他又改了。這次他只改標題而已,米勒強調當代的意義。畫中的波阿斯變成了一個受僱在富人土地上耕作的佃農,後面成堆的禾捆和婦女手中的麥穗形成強烈的對比,米勒一再的強調人們要尊重卑微生活的艱辛和尊嚴。畫的名稱叫《休息中的收割者 路得和波阿斯》



休息中的收割者 Harvesters Resting (Ruth and Boaz)
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
年份:1850 - 53
原作尺寸:67.3 x 119.7 cm
原作材質:油彩.畫布 Oil on Canvas
館藏處:美國 麻州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, Boston

不管你是看到聖經的《路得記》,波阿斯恩待路得邀請她一起吃午餐,路得表現的靦腆和不知所措。
還是你看到了窮人手中麥穗和後面成堆麥子形成強烈的對比,藉此突顯出貧富不均的問題。
這都是"糧食之家"想要表達的。
糧食之家不是賣水餃,糧食之家以傳福音為宗旨,餵鉋需要的人,扶弱脫貧。
糧食之家是想改善我們周遭一些窮困家庭的生活。
感謝大家一直到現在的支持 ~~~~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 擊點此處進入 The Hunger Site  網址 感想與負擔: 我曾經多次與人分享這個網站(The Hunger Site)。不必掏腰包,只要每天擊點一次,該網站的贊助商就會捐...

熱門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