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五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五)
上圖為伊比鳩魯


啟示分成兩種一種是普遍啟示,一種是特殊啟示;普遍啟示有兩個範圍,在人之外的範圍稱『創造』,在人之內的範圍稱『直覺』。看世界上的花草樹木食物鏈配合的恰到好處,星系之間軌道運行的分亳不差,相信這是自然而然,本來就應該是這樣,有這種想法的人比正常人更需要勇氣。在人的內心直覺裏,神是存在的,不管是五千年前或現在,不管是亞洲或美洲或歐洲、非洲、澳洲,人類的文化裏總有神話的色彩,相信神是存在的,這是神給人基本的信心,每個人都有。保羅說:『神其實離你們不遠,就如你們作詩的人曾說,我們也是他所生的。』,這句話實在不錯,接著保羅說:『但是你們敬拜的方式錯了,既然是創造的主,就不會是金、銀、木頭的雕像,世人蒙味無知的時候,神並不鑑察,但現在你們既然知道了,那就需要為從前錯誤的敬拜向神悔改。』

伊比鳩魯學派受唯物論的影響,不相信『意義』、『復活』之類的事情,管它善惡,眼睛一閉,什麼都沒有了,人死如燈滅,但保羅說不是的,生平所做的任何事,無論善惡,神必審問,神已經定好日子了,衪要藉著耶穌基督來審判這個世界,等到耶穌基督第二次來的時候,他要用公義審判萬民,保羅最後加一句話,這事是可信的,神叫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,可萬人做可信的憑據,而保羅曾經在大馬色的路上,曾經看過死裏復活、榮耀的主,所以他為這事做見證。

所有有系統的哲學都不會逃避『生死的問題』、『罪惡的問題』、『意義的問題』,哲學家一定會提出自己的一套看法。但是有一件事情請大家注意,無論哲學家如何詮釋生死、罪惡、意義....,哲學家從來沒有『解決』過這些問題,『詮釋』是一回事,『解決』那是另外一回事,把哲學當做是人類的出路,那是一件非常天真的事。

耶穌基督是第一個從死裏複活且活到永永遠遠的人,他是神而人者,既是神又是人。衪第二次來的時候要『解決』死亡,『解決』罪惡,剛才已經讀過,衪要用公義審判萬民。哲學不是人類的出路,耶穌基督才是。

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,裏外都寫著字,用七印封嚴了。我又看見一位大力的天使大聲宣傳說:「有誰配展開那書卷,揭開那七印呢?」在天上、地上、地底下,沒有能展開、能觀看那書卷的。因為沒有配展開、配觀看那書卷的,我就大哭。長老中有一位對我說:「不要哭!看哪,猶大支派中的獅子,大衛的根,他已得勝,能以展開那書卷,揭開那七印。」我又看見寶座與四活物,並長老之中有羔羊站立,像是被殺過的,有七角七眼,就是神的七靈,奉差遣往普天下去的。這羔羊前來,從坐寶座的右手裏拿了書卷。他既拿了書卷,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,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;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。他們唱新歌,說:你配拿書卷,配揭開七印;因為你曾被殺,用自己的血從各族、各方、各民、各國中買了人來,叫他們歸於神,又叫他們成為國民,作祭司歸於神,在地上執掌王權。(啟 5:1~10)

在《啟示錄》記載,有一位大力的天使,拿了一個書卷,聲音如雷的問:『誰配展開這書卷,揭開七印呢?』,沒有人能展開,使徒約翰見沒有人能展開,他就放聲大哭,老約翰完全明白那一刻所代表的意義,誰能把全人類帶到合宜的結局呢?孔子嗎?伊比鳩魯嗎?亞歷山大嗎?馬克思嗎?毛澤東嗎?沒有人能夠,因此老約翰放聲大哭,有一位長老安慰他說不要哭,猶太支派的獅子,大衛的根已經得勝,他配得展開那書卷,為什麼他配得?因為他曾被殺,釘十字架上,用救贖的寶血從各族、各方、各民、各國中買了人來,叫他們歸於神。 (全文完)

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四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四)

上次提到,一種哲學要能成氣候,幾個問題一定逃不掉,『生死的問題』,『罪惡的問題』、『意義的問題』,伊比鳩魯在一世紀初的雅典附近是主流的哲學,自然有一套闡釋的辦法,伊比鳩魯相信唯物論,人是原子所構成,在偶然的機緣下原子的排列組合產生了你,七八十年後,你身上的原子四分五裂,原子離開了你,你是偶然間的產物。因為人是這樣來的,所以人生沒有意義,也沒有目的,如果真的要賦與人生意義,人生的目的是享樂,享樂是至高的善,人死如燈滅,什麼善惡對錯,死了之後一筆勾消,一了百了,盡情的享樂吧!不必害怕死亡,因為沒死以前,死還沒有來,你死了之後,死亡已經經過了,你也不能怕了,所以不必怕死亡。

使徒保羅在雅典的時候,到處與以彼古羅和斯多亞派的學者辯論,消息傳開後,雅典人請保羅在亞略巴古演講,亞略巴古是雅典附近的一個小山坡,傳說那裏是雅典的議會,有點像現在的法院,偶爾也辦一些學術活動,保羅被邀請去那裏演講。

保羅站在亞略巴古當中,說:「眾位雅典人哪,我看你們凡事很敬畏鬼神。我遊行的時候,觀看你們所敬拜的,遇見一座壇,上面寫著『未識之神』。你們所不認識而敬拜的,我現在告訴你們。 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,既是天地的主,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,也不用人手所服事,好像缺少甚麼;自己倒將生命、氣息、萬物,賜給萬人。他從一本(本:有古卷是血脈)造出萬族的人,住在全地上,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,要叫他們尋求神,或者可以揣摩而得,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;我們生活、動作、存留,都在乎他。就如你們作詩的,有人說:『我們也是他所生的。』我們既是神所生的,就不當以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藝、心思所雕刻的金、銀、石。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,神並不監察,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。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,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,並且叫他從死裏復活,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。」(徒 17:22)

當時的雅典百家爭鳴,至少被三種思想影響,傳統的西洋神話、斯多亞哲學、以彼古羅哲學。以彼古羅雖然是無神論(唯物論)的哲學,但其它兩種都是相信鬼神的,保羅在亞略巴古的講演是針對當時候的需要,因此提到雅典人敬畏鬼神,為了避免愈扯愈遠,我們只專注在以彼古羅哲學上。

以彼古羅說宇宙和人都是原子之間偶然的結合,保羅說不是的,我告訴你們,宇宙和人是被創造出來的,人生是有意義的,神已經定好每個人的年限(時間)、疆界(空間),從前亞歷山大、凱撒掌握陸權,成就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,十五世紀後,西班牙、葡萄牙、英國掌握海權,特別是英國,到處建殖民地,成就日不落的大英帝國,到了二十、二十一世紀,大家爭奪制空權,波斯灣戰爭,美軍充份掌握制空權,機場、雷達站、軍事設施,該炸的先炸光後,再派海軍陸戰隊收拾殘局,而現在甚至還有人準備計劃移民火星 ...,這些屬於空間範圍。人生在世,壽命約是七十歲,強壯的或者可以到八十歲,這些屬於時間範圍。每個人的時間和空間,神老早就定好了,神為什麼定這些?叫人知道自己的有限,好讓人來尋求神,人連銀河系都飛不出去,何況是其它星系,人活著就這一百年,沒有人活一千年。人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,揣摩什麼意思?就是試試看!毛澤東這個大無神論者,當他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也不禁說:『我要去見上帝了!』,這世界根本沒有無神論者,只有很多不願承認有神的人,相信這個世界是由原子隨機碰撞而得,比相信這世界是由上帝創造的更需要勇氣,揣摩一下,就知道有上帝!

其實上帝離我們不遠,我們生活、動作、存留都在乎他。

上帝離我們不遠?那衪在哪裏呢?(未完待續)

《亞略巴古講道》,拉斐爾,1515年

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三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三)

Q: 如果我內心非常真誠的不讓位給老年人,難道儒家認為這不可以嗎?

這當然可以!事實上,孔子遇到過這種問題。在《倫語》裏,孔子的學生宰我出現三次,三次都被罵,我們來看其中一次;古時候,為父母辦完喪事後要守孝三年,宰我認為三年太長了,就問孔子說:『守喪三年實在太長了,能不能改為一年?』,孔子回答說:『這樣做,你心安嗎?』,宰我說:『非常安心』,孔子回答說:『你心安就去做吧!』,孔子對宰我懶得多說一句。等到宰我離開教室以後,孔子開始罵:『宰我這個人實在不仁德,一個人哇哇墜地開始,到能離開父母的懷抱,自己走路,要三年的時間,為父母守喪三年會太多嗎?』。宰我非常真誠,非常真誠的不守喪三年,孔子對宰我沒什麼要說的,事實上,孔子說過另一句話:『道不同,不相為謀』,很明顯地,孔子和宰我走的是不同的路,宰我不符合儒家的核心精神!

什麼叫儒家的核心精神?孟子說得很生動也很簡單,他用一個假設的狀況來說明(記載在《公孫丑篇》),孟子說,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在井邊玩耍,爬到井口邊,只要一不留神就會掉在井裏,當你看到這種情形,不禁產生一種『驚恐憐憫』的心,請問你『驚恐』什麼?掉下去的又不是你!你『憐憫』什麼?這小孩又不是你的!但好像每個人與生俱來好像就有這樣的本性,孟子由此開始,發展出心之四端,人有惻隱之心,羞惡之心,辭讓之心,是非之心,四端是指四種開端,四個力量,這只是萌芽而已,你有這種潛能,但你不見得能夠發揮,很多人心動但是不行動,也許是不願意行動,也許是不知道怎麼行動,這就是儒家背負的使命,教導人成為『君子』,來實踐人內心的力量,宰我顯然不符合儒家對人性的基本假設,這樣也可以,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,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

看完上面,如果你覺得你和宰我比較談得來,和儒家沒什麼緣份,不要緊,我有另外一個好介紹。

在西元前三世紀,在雅典有一個學派叫伊比鳩魯學派(和合本聖經翻譯成『以彼古羅』),伊比鳩魯是創辦人的名字,他認是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:『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。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。』,殺人讓你很快樂,那你就去殺吧!放火讓你很快樂,那你就去放火吧!只要你喜歡,什麼都可以!

這個哲學有這麼簡單嗎?那也未必!你殺人你覺得很快樂,別人殺你,別人也覺得很快樂,但是被殺的時候,你就覺得很痛苦;吃燕窩很快樂,裏面有膠質,可以養顏、美容兼補氣,但是等到買單結帳時你就很痛苦了。所謂的快樂,要將正面、反面一起考量,得出最後的結果,才能界定快不快樂。最後你會發現,真正的快樂是『節制』,真正的快樂是『和諧』。燕窩吃不成,豬腳也可以,豬腳、木耳裏面也有膠質,效果不比燕窩差!不殺人,幫助別人也能獲得快樂,施比受更有福,減少慾望、平衡生活,這是創辦人真正的意思。

我再多說一點,任何一種哲學要成為一家之言,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系統,哲學的領域,有幾個問題一定迴避不了:『這世界為什麼有罪惡?』、『什麼是死亡?為什麼要有死亡?』、『人從哪裏來?人往哪裏去?人活著有什麼意義?』,每種哲學要能成為一門一派,一定要建立一個堅固的系統,否則只是一些譁眾取寵的雜耍而已,還真的有這種事,東方西方都有,戰國時期的『名家』和西元前的『詭辯學派』就是如此。

一、 白馬不是馬 ==> 因為馬有一個特徵,而白馬有馬的特徵,也有白色的特徵,有二個特徵的白馬怎能和只有一個特徵的馬劃上等號呢?所以馬是馬,白馬是白馬,馬和白馬是兩種東西,白馬非馬!

二、 一隻免子一分鐘跑100公尺,一隻烏龜一分鐘走10公尺,若免子讓烏龜100公尺,則免子永遠追不上烏龜! ==> 因為當免子跑到100公尺的時候,烏龜已經走了110公尺,當免子跑到110公尺時,烏龜在111公尺,當免子在 111 公尺時,烏龜在 111.1公尺,照這樣推算,烏龜永遠比免子多走一點點,免子永遠追不上烏龜。

伊比鳩魯學派沒有像名家或詭辯學派那麼膚淺,在西元第一世紀有一定的影響力,在《聖經》的《使徒行傳》,保羅初來到雅典,看到城裏滿了偶像,知識份子的想法都被斯多亞派和以彼古羅派所佔據,保羅心裏焦急,他在雅典的亞略巴古發表一篇很著名的講章,保羅到底說什麼呢?且聽下回分解!

(未完待續...)

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二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二)

東西方哲學家很難界定的『善』,對於善的定義,大家莫一是衷,《聖經》幫大家解決這個問題!

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,與你的神同行。(彌 6:8)

我們只看最後一點:『與神同行』,這句話足以解答提問者的疑惑。

善的反面是惡,什麼是惡?或者什麼是罪?惡和罪是被歸在同一類。猶太的拉比(學者)為聖經所說的『罪』下定義:『矢不中的』,射箭沒有射中紅心就是罪,這意思是;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是罪,該做的事情沒有做,這也是罪。罪從哪裏來?罪惡是神造的嗎?不是的!神造人或天使,給了這兩種受造物很寶貴的東西,就是『位格』(簡單講就是自由意志),人和天使都可以思想,都有意志可以判斷、決定事情,然而神把珍貴的屬性賜給衪所造的受造物,同時也追討人、天使所應盡的責任,這個思想貫徹了整本聖經,神給君王權柄,一定追討君王的責任,給父母權柄,一定追討養育子女的責任,給上司權柄,一定追討從屬之間的責任,只有權利沒有義務,《聖經》裏沒有這種事。

撒旦原本是天使長並沒有犯罪,最早在伊甸園的亞當也沒犯罪,當有一天,天使長驕傲到想與神同等;當有一天,亞當把神的話擺一邊時,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,罪就產生出來了。《聖經》稱做『不守本位』,你放棄了你應盡的責任,這是罪的來源!從此罪就進了這個世界。

雖然人的制度限制各樣的犯罪,但是人的巧思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我舉一個很小的例子,台灣教育、經濟改革快二十年,改革的成效被老百姓罵翻,難道每個經濟部長、教育部長都想搞跨台灣?難道每一任衛生局長都希望台灣人都得癌症嗎?絕對不是,所有的政策都是好的,GMP當然也是好的,只不過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,結果經濟方面年輕人買不起房子,教育方面家長罵聲連連!現在的地溝油事件弄得滿城風雨!

神差遣衪的獨生愛子來到世上拯救失喪的人,耶穌基督在地方的生活完全遵守天父的旨意,天父說做他才做,天父沒說,縱然他可以做,他也不做。有一次,有人請他當斷事官,請主耶穌幫他們分家產,耶穌回絕了,耶穌不是好好先生,什麼都做,什麼都討好人,他知道天父的旨意,神看事情一定比人遠,衪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。主耶穌第一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人類罪的問題,他的目標是十字架,只要罪的問題不解決,永遠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。主耶穌並沒有做每件的事情,他只做天父要他做的事情,但是,等到主耶穌第二次來的時候,他要解決所有的問題,他要審判這世界所有罪惡,建立理想的國度,那時不再有瞎眼的,不再有瘸腿的,各人在自己的家中安然居住,不再有眼淚,不再有痛苦。

與神同行!這是『善』很重要的關鍵!

上次的提問引伸出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,是關於儒家思想方面:
坐公車時,看到有老年人上車,要不要讓座?如果我內心非常真誠的不讓位給老年人,難道儒家認為這不可以嗎?
(未完待續...)

牟里羅
耶穌在畢士大池醫治三十八年的癱子
AD1652
油彩‧畫布
86 x 70cm
馬德里‧普拉多美術館 顯示較少

2014年9月9日 星期二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一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一)

聰明的人總是有許多聰明的問題,除了這一篇外,我還從網路上看到有人有類似的問題。
《約翰福音》第五章描述,耶路撒冷的畢士大池周圍原來躺著許多的病人,他們相信池水從地裏湧出來的時候可以治病,主耶穌經過畢士大池的時候,醫治了一個三十八年的癱子。《約翰福音》第五章是很容易翻到的聖經,前前後後我大概也看了四、五十遍,沒有一次覺得奇怪,但是有人有意見!
困難是怎麼發生的呢?
儒家相信每個人都有向善的動力,人要把握住這種動力,好好的發揮,努力不懈,擇善固執,最終止於至善,這才是做為一個『人』的價值,儒家把這種過程叫『君子』,每個人都能成為君子,每個人也都應該成為君子。『君子』的反面是『小人』,小人不是指陰險、專門暗算別人的人,小人的意思就是小孩子,小孩子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,剛出生的嬰孩才不管父母有沒有在忙、累不累、現在幾點鐘,他肚子餓了就哭,直到他的慾望滿足為止,這是標準的小人。所以人有向善的動力,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發揮這種力量,達到『善』的要求,事實上,當小人比較容易,大多數的人忽視內心向善的動力,所以儒家教育人怎麼樣成為君子。
既然要止於至善,那什麼是『善』?這太難定義了,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的哲學家都很難對『善』做定義,翻閱儒家的典藉,雖然沒有對善做定義,但有很多行為被歸類叫做『善』,忠孝、仁愛、信義、和平都可稱為『善』,所以善是指某些的行為(儒家採用歸納法來解釋善),這點非常重要,因為儒家強調態度要真誠,發自內心的力量,如果內心不真誠,所有好的行為都是表演,這不叫善,這是演戲,內心真誠是必要條件,當內心已經真誠了,現在只要看外面的行為(是不是把內心的真誠表現出來),就可以界定這個人是不是君子,是不是善!
舉個例子,搭公車時,看見老太太上車,要不要讓座?(內心已經真誠了,老太太這麼老,我年輕力壯,我應該讓座),剩下的就是你真的站起來讓座還是繼續坐著裝做沒看見,讓座是『善』,不讓座則不是『善』,就這麼簡單。有一種情況例外,你的內心已經真誠,也準備讓座,這時候你突然抽筋,沒辦法站起來,這種情況怎麼辦?儒家認為這時候你沒有『善』還是『不善』的問題,善既然界定成行為,那就是一定要你做得到的行為,才有善惡的問題,做不到的行為,沒有善的責任。
回到畢士大池的這段聖經故事上:
耶穌為人真不真誠?耶穌為人當然真誠,這沒有問題,他裏面毫無虛假。
耶穌有沒有能力?他當然有能力,大家都知道他曾經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,七個餅分給四千人吃飽,耶穌的能力沒有問題。
既然耶穌很真誠,耶穌也很有能力,在畢士大池旁有幾百個病人,他只醫治一個癱子,那耶穌可以被稱為『善』嗎?
(未完待續...)

精選文章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 擊點此處進入 The Hunger Site  網址 感想與負擔: 我曾經多次與人分享這個網站(The Hunger Site)。不必掏腰包,只要每天擊點一次,該網站的贊助商就會捐...

熱門貼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