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三)

小事的日子-曠野手紥 從聖經看哲學(三)

Q: 如果我內心非常真誠的不讓位給老年人,難道儒家認為這不可以嗎?

這當然可以!事實上,孔子遇到過這種問題。在《倫語》裏,孔子的學生宰我出現三次,三次都被罵,我們來看其中一次;古時候,為父母辦完喪事後要守孝三年,宰我認為三年太長了,就問孔子說:『守喪三年實在太長了,能不能改為一年?』,孔子回答說:『這樣做,你心安嗎?』,宰我說:『非常安心』,孔子回答說:『你心安就去做吧!』,孔子對宰我懶得多說一句。等到宰我離開教室以後,孔子開始罵:『宰我這個人實在不仁德,一個人哇哇墜地開始,到能離開父母的懷抱,自己走路,要三年的時間,為父母守喪三年會太多嗎?』。宰我非常真誠,非常真誠的不守喪三年,孔子對宰我沒什麼要說的,事實上,孔子說過另一句話:『道不同,不相為謀』,很明顯地,孔子和宰我走的是不同的路,宰我不符合儒家的核心精神!

什麼叫儒家的核心精神?孟子說得很生動也很簡單,他用一個假設的狀況來說明(記載在《公孫丑篇》),孟子說,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在井邊玩耍,爬到井口邊,只要一不留神就會掉在井裏,當你看到這種情形,不禁產生一種『驚恐憐憫』的心,請問你『驚恐』什麼?掉下去的又不是你!你『憐憫』什麼?這小孩又不是你的!但好像每個人與生俱來好像就有這樣的本性,孟子由此開始,發展出心之四端,人有惻隱之心,羞惡之心,辭讓之心,是非之心,四端是指四種開端,四個力量,這只是萌芽而已,你有這種潛能,但你不見得能夠發揮,很多人心動但是不行動,也許是不願意行動,也許是不知道怎麼行動,這就是儒家背負的使命,教導人成為『君子』,來實踐人內心的力量,宰我顯然不符合儒家對人性的基本假設,這樣也可以,你走你的陽關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,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

看完上面,如果你覺得你和宰我比較談得來,和儒家沒什麼緣份,不要緊,我有另外一個好介紹。

在西元前三世紀,在雅典有一個學派叫伊比鳩魯學派(和合本聖經翻譯成『以彼古羅』),伊比鳩魯是創辦人的名字,他認是享樂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據說在庭院的入口處有一塊告示牌寫著:『陌生人,你將在此過著舒適的生活。在這裡享樂乃是至善之事。』,殺人讓你很快樂,那你就去殺吧!放火讓你很快樂,那你就去放火吧!只要你喜歡,什麼都可以!

這個哲學有這麼簡單嗎?那也未必!你殺人你覺得很快樂,別人殺你,別人也覺得很快樂,但是被殺的時候,你就覺得很痛苦;吃燕窩很快樂,裏面有膠質,可以養顏、美容兼補氣,但是等到買單結帳時你就很痛苦了。所謂的快樂,要將正面、反面一起考量,得出最後的結果,才能界定快不快樂。最後你會發現,真正的快樂是『節制』,真正的快樂是『和諧』。燕窩吃不成,豬腳也可以,豬腳、木耳裏面也有膠質,效果不比燕窩差!不殺人,幫助別人也能獲得快樂,施比受更有福,減少慾望、平衡生活,這是創辦人真正的意思。

我再多說一點,任何一種哲學要成為一家之言,一定要建立完整的系統,哲學的領域,有幾個問題一定迴避不了:『這世界為什麼有罪惡?』、『什麼是死亡?為什麼要有死亡?』、『人從哪裏來?人往哪裏去?人活著有什麼意義?』,每種哲學要能成為一門一派,一定要建立一個堅固的系統,否則只是一些譁眾取寵的雜耍而已,還真的有這種事,東方西方都有,戰國時期的『名家』和西元前的『詭辯學派』就是如此。

一、 白馬不是馬 ==> 因為馬有一個特徵,而白馬有馬的特徵,也有白色的特徵,有二個特徵的白馬怎能和只有一個特徵的馬劃上等號呢?所以馬是馬,白馬是白馬,馬和白馬是兩種東西,白馬非馬!

二、 一隻免子一分鐘跑100公尺,一隻烏龜一分鐘走10公尺,若免子讓烏龜100公尺,則免子永遠追不上烏龜! ==> 因為當免子跑到100公尺的時候,烏龜已經走了110公尺,當免子跑到110公尺時,烏龜在111公尺,當免子在 111 公尺時,烏龜在 111.1公尺,照這樣推算,烏龜永遠比免子多走一點點,免子永遠追不上烏龜。

伊比鳩魯學派沒有像名家或詭辯學派那麼膚淺,在西元第一世紀有一定的影響力,在《聖經》的《使徒行傳》,保羅初來到雅典,看到城裏滿了偶像,知識份子的想法都被斯多亞派和以彼古羅派所佔據,保羅心裏焦急,他在雅典的亞略巴古發表一篇很著名的講章,保羅到底說什麼呢?且聽下回分解!

(未完待續...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精選文章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

小事的日子-至於我和我家 The Hunger Site 擊點此處進入 The Hunger Site  網址 感想與負擔: 我曾經多次與人分享這個網站(The Hunger Site)。不必掏腰包,只要每天擊點一次,該網站的贊助商就會捐...

熱門貼文